
隨著國家對能源安全和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視日益加深,煤炭行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,正迎來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刻。近日,筆者走訪了國內領先的科技企業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深入了解了該公司如何通過科技創新,引領煤礦產業實現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。
數智化是企業發展的趨勢,更是企業贏得發展先機的路徑。在國家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,眾合科技積極響應政策號召,以科技創新為引擎,針對煤礦生產中的痛點、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,公司通過與華為礦鴻等生態企業的緊密合作,共同研發出了一系列基于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礦鴻產品,包括礦鴻攝像儀、礦鴻控制&顯示終端、礦鴻車載控制器、礦鴻PLC等,覆蓋煤礦生產、安全等多個方面。這些產品不僅實現了設備的智能化聯網和數據的共享利用,更為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眾合科技數智化板塊研發中心負責人劉丹丹告訴筆者,在傳統業務模式下,煤礦生產中存在數百種、上千個設備,涉及的設備芯片、操作系統種類多,通信協議及數據格式雜,對海量感知、控制數據的聯網接入、共享、利用已成為煤礦提升整體安全生產水平、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生產升本的迫切要求。而礦鴻系列產品的推出,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。同時,公司還在積極推動煤礦行業統一標準協議的實施,以促進不同廠家設備的數據共享、互聯互通,實現行業內的萬物互聯與自動互聯。在此基礎上,眾合科技將與煤礦客戶、生態伙伴共同探索煤礦生產過程中“即插即用、集控聯動、設備交互”等一批“新質”應用場景,為煤礦生產帶來革命性的變革。

▲ 煤礦膠輪車360度防碰撞系統
值得一提的是,眾合科技憑借在交通行業自動控制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,針對井工煤礦生產過程中輔運場景的痛點,通過自研符合煤安標準的激光雷達、超聲波雷達、比例電磁閥、礦鴻攝像儀、礦鴻控制&顯示終端、礦鴻車載控制器等設備,結合井下障礙物智能識別、自動緊急制動(AEB)、盲區監測預警(BSD)、司機駕駛狀態和健康狀態監測(DSM)、膠輪車動力學模型自動辨識和自適應控制等核心技術,推出了一套煤礦膠輪車360度防碰撞系統。據了解,井工煤礦的輔助運輸作業承擔著生產工人、生產物料的運輸任務,是保障煤礦穩定生產的重要一環。其中,無軌膠輪車由于機動性強、承載空間大、運輸速度快、調度便捷等特點,已在煤礦中大量使用。眾合科技研發的煤礦膠輪車360度防碰撞系統克服了井下運輸環境復雜、運輸道路多變、運輸車輛類型眾多等難題,實現了膠輪車360度的實時障礙物感知、視頻顯示和碰撞防護,極大提升了膠輪車運輸的安全性。
在談到未來發展規劃時,眾合科技表示將繼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,圍繞“提質提效提速”的總要求,推動煤礦產業的智能化升級,并緊跟國家政策導向,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,不斷優化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,以滿足煤礦行業日益增長的安全、高效、智能化需求。
南方+記者 潘俊宇
通訊員 朱文煜 章國林
- 上一篇
2024/06/14
- 下一篇
2024/05/16